![]()
去年,我隨父母來到了法國的圖盧茲市生活,進入喬利蒙特中學讀書。法國的老師通常都沒有架子,和學生之間完全沒有隔閡,不僅如此,他們甚至還受到學生的監督呢!
有一天,漢克老師給我們上體育課,打了一陣籃球之后,漢克老師去了球場另一側。幾分鐘后,我的同桌艾德文忽然問大家說,漢克老師去哪兒了?我說我們哪兒管得著老師,自己玩自己的吧。不料,同學們都不贊同我的話。最終,大家在球場的另一側找到了漢克老師,他正坐在椅子上看一本與教學無關的書。艾德文走過去說:“漢克老師,你在工作時間跑到這里來看與工作無關的書,這是非常不應該的,是失職的表現!”漢克老師面帶愧色地站起來,跟著我們返回球場。可是同學們并沒有因此而原諒他,他們向校長做了匯報,校長當天就對漢克老師做出了嚴厲的批評和處罰。
幾天后,我們的語文老師科茲莫正在給我們上課,他的手機突然響了起來,他就叫我們自由學習,然后走了出去。幾分鐘后,有兩位“好事”的同學竟然走出課堂去“監督”,他們發現科茲莫老師正在校門口和一位朋友聊天。很快,又有同學走進了校長辦公室,將這件事情報告給了校長。結果,科茲莫老師因為“嚴重違規”而受到了嚴厲處罰。可是,同學們依舊覺得他的“職業操守”讓大家失去了信任,科茲莫老師只好對著全班同學進行檢討,總算勉強得到了同學們的原諒,躲過了“彈劾之劫”。
其實,無論是漢克老師還是科茲莫老師,一直以來都和我們相處得極好,法國中學生做事情如此不給人留情面,實在讓人不明白究竟是為什么!
不久后的一個周末,我在公園里碰到科茲莫老師正和幾位同學在一起遛狗,而其中有好幾位都是曾經一心想“彈劾”他的同學,我不禁暗暗佩服科茲莫老師的“雅量”。幾分鐘后,我找機會對科茲莫老師打抱不平地說:“法國的中學生太不近人情了,你是這么好的一個老師,居然還差點遭彈劾。但是,你現在還和他們在一起玩兒,難道你一點也不生他們的氣嗎?”
科茲莫老師笑笑說:“不近人情?不會啊!他們這是對我最大的尊重、愛戴與幫助!”
我納悶地張大了嘴巴,這是什么邏輯?科茲莫老師說:“在法國,學生別說是和老師,哪怕是和總統也是平等的,所以老師有錯的地方,學生們當然有權利指出來。這樣既是對我的尊重,更是對我的幫助。如果沒有他們的監督,我可能以后會犯下更大的錯誤!我們一直努力要把法國構建成一個更加公平和平等的國家,如果學生連監督老師的權利都沒有,那還談什么公平和平等呢?”
這時我才意識到,原來這一切都是法國教育的努力結果。他們把這看成是一種最基本的實事求是精神:友誼歸友誼,相處歸相處,但是真到了關鍵時刻,任何法律條規都不會受到人情的左右。而這,就是一個公平社會最起碼的前提和要求!
法國校園里那種特有的平等觀,值得我們反思。
|